怎么知道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 孩子选了理科后觉得很难,想学文科,是什么心理?到底是学文科好,还是学理科好?

[更新]
·
·
分类:生活百科
3289 阅读

怎么知道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

孩子选了理科后觉得很难,想学文科,是什么心理?到底是学文科好,还是学理科好?

孩子选了理科后觉得很难,想学文科,是什么心理?到底是学文科好,还是学理科好?

谢谢邀请。
高中的理科的确比较难,尤其是物理知识非常的抽象,没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是学不好的。
你的孩子开始选择学理科,可能是因为他对高中理科知识的难易度理解不够,还只是停留在对初中理科知识的认知程度上,当他感受到高中理科难学时,尤其是通过考试之后,理科的成绩实在是不理想,心里压力大,这时就当然会想学习文科了,这是很正常的现象,是心里压力大产生的结果,没有其它心里原因。我孩子的一个同学在分班时选择的也是学习理科,可是几次考试之后,他的成绩都在班里垫底的(当然了,他们所在的班是实验班,他的成绩在年级排名还是不错的),他感到心里压力很大,于是就又上了文科班,没想到该学生学文科之后每次的成绩都是年级前几名的。
对于学理好还是学文好这个问题,我认为这主要取决于孩子学那科的成绩好了,不管学文还是学理只要学好了,将来考上好大学,都是非常有出路的。当然,从整体的就业趋势上来说,文科毕业生的就业面比较窄,而理科则比较宽的,然而,这并不是决定因素,关键还是在于自己到底学的怎么样。
总之,无论学文还是学理,勤奋努力是取得好成绩的前提条件。而且,高一分科的时间还不算长,如果你的孩子想弃理学文的话,还来得及,毕竟文科的知识是比较容易追赶的。同时,既然有了这种想法那就早做决定,以免耽误更多的课程。

怎样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?

谢谢悟空邀请,不胜荣幸。
规则是一种约定,是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。当爱情结出累累硕果的时候,新的生命随之降临。新生命的出生,就给年轻的父母和所有的家长带来了一份希望,带来了一份喜悦,更多的是带来了一份责任。怎样才能培养一个守规则的孩子呢?
孩子规则的培养,首先是培养孩子的话语权。常言,病从口入,祸从口出。0~6岁期间是孩子语言天赋最好的时段,是孩子良好语言习惯培养的黄金时期,这一时期做家长的首先要培养孩子,什么该说,什么不该说,要培养孩子口齿伶俐,善于表达,学会用对的语言描述对的事情尤为重要。
孩子规则的过程中需要安全感。覆巢之下,安有完卵?孩子守规则,安全观最重要。要让孩子长大以后保护他人,首先要使孩子学会保护自己。要让孩子明辨是非,认识真善美,识别假恶丑。孩子学会保护自己,就是学会保护同伴,就是学会保护家人。安全意识强的孩子,他就有担当,有作为。安全意识强的孩子,会让人放心,让人舒心。
孩子规则的培养过程中,要给孩子独立的生活权。规则里有生活,生活中有规则。要让孩子守秩序,懂规则,就必须要让孩子学会生存,学会生活。要让孩子从小学会爱劳动会做事,绝不能在家庭生活条件优越的今天,让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,这样,我们的孩子将后就会没出息。切记,当家长的不能包办孩子的事,而是要让孩子学会独立做事,做正确的事。
孩子规则的培养过程中同样需要选择权。这一选择习惯的培养,不是纵容孩子,不是溺爱孩子,不是答应满足孩子所有的要求。而是要从孩子的成长规律出发,从孩子的现实需求出发,教孩子知文明、懂礼仪,教孩子敬长辈孝亲人。让孩子懂取舍,会判断。什么该做?什么不该做?什么该要?什么不该要?
孩子规则的培养过程中需要交往权。做家长的不能自私,不能把自己的孩子封闭在笼子里,不能把自己的孩子关在温室里。要让孩子经风雨、见世面、开眼界。因为,人是在不断的交往活动中认识自己,豁达自己,判断自己,发展自己,丰富自己。人在交往中才能不断克服自私,学会分享,学会大度,学会从容,学会冷静,学会理智。
孩子规则的培养过程中需要时间权。家长老不能把孩子别在自己的裤腰带上,老师总不能把孩子关在教室里。要引领孩子从教室走向操场,引领孩子从教室走进实验室、阅览室。引领孩子从家庭走向社会,引领孩子从学校走向自然,让孩子在感知中知道一寸光阴一寸金,做惜时、守时的好孩子。孩子惜时守时,就会让孩子明确责任,学会担当。
孩子规则的培养过程中需要自主的学习权。这一学习过程不光是单纯的文化知识,书本知识的学习。而是涵盖了孩子语言表达,安全意识,文明习惯,生活习惯,交往活动 ,时间观念,亲情行为,选择权利等各方面的综合学习活动。学习是为了成长,成长是为了进步。
孩子规则的培养过程中需要亲情权。孩子的出生,做家长的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,也不能把孩子的教育交给长辈,更不能把孩子的教育依靠学校。血浓于水,做家长的首先要学会陪伴孩子,让孩子在陪伴中学会爱,懂得爱。有了爱心的孩子,无论在学校还是在社会,他都会有阳光的心态,有向上的人格。他一定会是让大家放心、喜欢、认可的孩子。
一家之言敬请批评指正。(部分图片来自网络,联系必删。)
若水---2019年7月18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