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我探索心理特征的三个维度 不同的人所处环境性格特征?

[更新]
·
·
分类:生活百科
3047 阅读

自我探索心理特征的三个维度

不同的人所处环境性格特征?

不同的人所处环境性格特征?

虽然很多性格学说将人划分为五型/九型等多种类型,仿佛不同类型的人格之间泾渭分明,但在我看来,其实每个人身上都具有人类性格的所有纬度——只不过配比不同。
比如,有些人性格中外向活泼的配比较高,那么在人群中就会显得比较活跃开朗,而有的人沉静内敛的配比比较高,那么就显得比较安静内向。
某种性格特质的配比较低,不代表它就会永远沉睡,因为人是要在与他人、与环境的互动之中才能体现性格特质的,而且配比的高低其实是相对的,所以,如果到了一个合适的环境中,人的某个隐藏属性也就有可能被激发。
比如说,一个平时自觉沉静内敛的人,如果身处几个比他更内向的人中间时,就有可能表现得相对外向活泼,从一个惯常的跟随者变成一个引领者。
而一个平时活泼的人,如果忽然发现身边的人都比自己兴奋激越,也有可能一下子变得安静跟随。
所以,不要给自己贴上一个死的标签,这往往会成为我们对自己的心理暗示,让我们愈发沉浸在自己以为的世界中,而不是真正投入生活去体会其实际感受。
为什么当朋友聚在一起相对沉默时,要认为他们是对自己有敌意呢?也许他们只是在等待着你的引领,让大家靠得更近。你不用一直做一个沉默的跟随着,你也有做一个引领者的潜质,它一直都存在于你的人格本质中。

人的心理四个维度?

1、经验标准。即当事人按照自己的主观感受来判断自己的健康,研究者凭借自己的经验对当事人的心理健康进行判定;重在关注当事人的主观心理感受,由于个体先天的遗传及后天的环境不同,经验标准更强调其个别差异。同样的生活事件,当事双方由于自我认知不同,自我体验不同,自我评价也不尽相同。
2、社会适应标准。以社会中大多数人的常态为参照标准,观察当事人是否适应常态而进行其心理是否健康的判断。例如:大学生根据生理、心理与社会发展应当具有独立生活与处理生活中面临的事务的能力,而如果有的大学生生活能力低下不能打理自己的日常生活,这便需要引起重视。
3、统计学标准。依据对大量正常心理特征的测量取得一个常模,把当事人的心理与常模进行比较。这个标准更多的应用于心理学研究之中,一般而言,我们都要将个体的心理测验结果与常模对照,来判断其心理健康状况。
4、自身行为标准。每个人在以往生活中形成的稳定的行为模式,即正常标准。事实上,心理健康与否其界限是相对的,企图找到绝对标准是不现实的,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掌握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。如何把握标准?我们认为应掌握三个标准,即相对性、整体协调性和发展性。